×

幸福升级 文明加码丨在开远的这所科研机构成果斩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收藏

  近日,由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甘科所)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完成的“抗逆高糖甘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项目,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培育出来的甘蔗。

  云南是我国第二大蔗区,蔗糖产业是边疆多地农户增收的核心支柱,但由于品种老化和抗旱栽培技术落后,且85.6%的甘蔗种植于旱坡地,导致甘蔗产量和出糖率“双低”,甘蔗亩产长期徘徊在3.5吨以下、甘蔗出糖率低于12%,严重影响蔗农收益和企业制糖竞争力。 科研人员开展新品种甘蔗研究讨论。

  为打破困局,甘科所历经20年科技攻关,首创“异质复合抗逆高糖育种技术”,重点攻克异质亲本“不易开花”“杂交花期不遇”两大技术难题,育成云蔗081609、云蔗0551等突破性品种。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大规模应用,实现云南大规模甘蔗单产和出糖率提升,成功将我国长期缺乏的“抗逆高糖大茎野生种血缘”导入栽培品种,为云南蔗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我们创新光周期诱导技术,实现大量亲本杂交利用;通过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以及高效光周期诱导技术创新,实现大量亲本优异性状异质复合,并首创异质复合抗逆高糖育种技术。”甘科所副所长赵培方介绍。

  在此基础上,项目团队建立“家系评价+高糖分子检测+抗旱鉴定+抗病评价”一体化育种体系,为优质品种培育搭建高效育种平台,最终育成云蔗081609、云蔗 0551等多个抗逆高糖突破性品种,让云南甘蔗亩产从2015年的4.13吨提高到目前的5.49吨,甘蔗出糖率从12.41%增加到13.39%。

  项目团队还针对云南蔗区生态特点,研发“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技术——发明全膜覆盖抗旱保水栽培技术,显著提升旱坡地甘蔗亩产;创新低铲蔸管理技术,延长甘蔗宿根年限至3到4年;研发丘陵山地甘蔗机械化种植技术,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   科研人员做实验。

  在千亩连片示范基地中,被业界誉为“糖王”的云蔗081609高峰期蔗糖分可达20.3%,刷新国际甘蔗品种蔗糖分最高纪录,应用面积达268.59万亩,占云南蔗区面积的56.24%,成为云南有史以来种植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的甘蔗新品种。

  “通过这个技术的实施,云南甘蔗实现单产平均提升1.7吨以上,亩产达10.56吨,创造国际上无灌溉蔗区甘蔗单产最高纪录。”甘科所农艺中心主任赵勇说。未来,甘科所将大力推广新选育的云蔗141313、云蔗1658、云蔗1727等一批高产高糖的甘蔗新品种。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