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9/10榨季开始,关于高价抑制消费的争论不断,从含糖食品增量、主管部门、各大机构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市场的现状的确让人看到了“高价抑销”的身影。另一方面,随着各家糖厂的陆续收榨,10/11榨季生产期将告一段落,减产已成定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减产所带来的利多因素也已经充分体现并逐步消化,再加上宏观基本面转向利空,价格走势在技术上也逐渐走弱,市场调整的迹象明显。
糖市即将驶入四月,传统消费淡季来临,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将会以消化前期的库存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后期消费量及库存消化程度的多少将会成为决定收榨后价格运行的决定因素。本期《热点追踪》我们将共同关注和探讨食糖消费量的问题。
担忧——国内消费品增速放缓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8%,较去年12月回落3.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若以前两个月CPI4.9%简单剔除物价因素,实际的消费品零售增速为10.9%,降至2008年1月以来最低。
据相关专家指出,2011年汽车优惠政策取消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消费增速放缓的最主要原因,两个消费升级的龙头放缓,将会带动相关一系列产品销售的放缓。同时还不容忽视的是,尽管从2010年4月开始,名义消费增速还能维持在18%以上,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2010年四季度时,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已经开始放慢。
除了汽车和房地产相关行业,2011年1—2月,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纺织、体育娱乐用品、化妆品等行业零售额均明显减速,从环比上看,必需消费品中的食品类消费增速不断回落,说明消费增速下降是全方位的。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也显示,2011年1 月,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99.9,为1991年开始调查以来最低值,从历史数据看,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大幅回落,其后果将伴随着消费环比趋势的明显下降。
历个榨季国内食糖消费量及消费量增速变化情况
现象——工业销糖量减少
08/09榨季至今全国各月工业销糖量统计
我们先来分析各月的工业销糖量数据,上图为中糖协统计的08/09榨季至今全国各月工业销糖量变化情况,整体上看除了08/09榨季初期由于消化结转库存糖的原因使得工业销糖量有所减少之外,最近三个榨季以来,全国各月的工业销糖量同比基本上都呈现出逐级减少的趋势,其中从2010年8月份以后工业销糖量出现同比减少的情况尤为明显。
造成工业销糖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一、全国产糖量连续两个榨季减少,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各月的工业销糖量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二、库存由产区向销区前移造成工业销量减少的假象。最近两个榨季,糖价的持续上涨使得经销商采购经销食糖变得有利可图,为了便于及时销售和获取既得利润,部分经销商有可能会采取提前采购、囤积待售的方式,产区库存向销区的提前转移也使得产区各月统计的工业销糖量出现了减少的假象。
三、国家储备糖和进口糖消化了工业销糖量增长的空间。09/10榨季国家投放了171万吨储备糖,10/11榨季至今国家又分四批投放了76万吨储备糖,另外2010年中国累计进口食糖176.61万吨,同比增加70.21万吨,增长66%。可以说在自身减产的情况下,储备糖和进口糖的补充供应,有效弥补了国内供不应求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也消化了工业销糖量增长的空间。
探究——需求价格弹性下降的信号解读
最近7个榨季全国食糖消费量与食糖平均售价变化情况
最近6个榨季国内食糖需求价格弹性变化情况
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根据历个榨季全国食糖的消费量及食糖平均销售均价,卡罗拉计算得出各个榨季的国内食糖需求价格弹性变化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出,除06/07榨季需求价格弹性出现大幅度提升之外,从07/08榨季之后,国内食糖的需求价格弹性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分析其中的原因,06/07榨季当时国内食糖的平均售价从之前一个榨季的4200多元下降到3800元,价格的下降促进的消费量的增加,该榨季全国食糖消费量从之前一个榨季的1070万吨迅速增加到1250万吨,该榨季的食糖需求价格弹性达到1.311,也就是说需求富有弹性。而之后的07/08榨季和08/09榨季,连续两个榨季国内食糖的销售均价均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从而也促进了消费量的稳步增加,07/08榨季和08/09榨季食糖需求弹性分别为1.095和1.053,需求仍然具有一定的弹性,不过与06/07榨季的情况相比,价格对促进销量的作用有所减弱,需求价格弹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了09/10榨季国内食糖价格大幅上扬,该榨季国内食糖的平均销售价格从之前一个榨季的3585元提高到5006元,而消费量只是从1360万吨小幅增加到1379万吨,因此该榨季的需求价格弹性下降到0.726的较低水平,此种情况可以定义为需求缺乏弹性或是低弹性,也就是通常意义所说的高价抑制消费。10/11榨季,截止到2月底国内食糖的平均销售价格达到6902元,预计本榨季的平均售价将会达到7000元左右,同比提高近2000元,因此也可以预见的是,10/11榨季的需求价格弹性仍然将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也可以肯定,高糖价的出现势必会引发新的需求抑制。
最近3个榨季国内各月食糖需求价格弹性变化情况
从上图最近3个榨季国内各月食糖需求价格弹性的变化情况来分析,由于10/11榨季糖价维持在历史高位运行,该榨季的需求价格弹性处于近三个榨季同期以来的最低水平,分析其中缘由,需求价格弹性出现下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糖价过快上涨,导致需求受到抑制的一种侧面体现。至2010年10月份以来,短期内糖价上涨过快,社会各方对糖市的关注度迅速提升,而消费者对价格的紧张程度、关注程度比价格本身上涨更快,这样面对高高在上的价格,虽然有刚性采购需求支撑,但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只能是“望糖兴叹”,持币待购,而卖糖的一方同样也存在惜售心理,前期广西某些制糖集团低于7200不卖糖或是限量卖糖便是最好的例子。在买卖双方都谨慎经营的情况下,一方面价格杠杆容易造成“高价抑销”,另一方面也会引发“有价无市”局面的出现。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存在着一部分使用交叉替代糖源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买还是不买糖,完全根据经济利益和市场行情来做决策,从而也导致市场当前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局面。因此,本榨季预计消费实现增长的因素目前看来并不乐观。
目前来看,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减产所带来的利多因素实际上已经充分体现并逐步消化,后期市场关注的重点将转向消费和需求。在供应量明朗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需求下降的预期,那么行情极有可能又将回到需求主导的局面上来。
展望——消费淡季,市场何去何从
前期市场受减产供需失衡的因素影响,触发行情的一路上涨,不过市场各方在保持对行情乐观态度的同时,并没有被市场的狂热冲昏头脑,上周行情的回调也说明了这一切,市场应该是理性的。在经过上周行情的跌宕起伏之后,市场逐渐趋于稳定,这也反映出不同利益群体多空争执取得了短暂的平衡,而这暂时的平衡主要是建立在多空双方对后期现货糖价持稳于7000一线以上所对应的消费量的困惑,即市场后期的消费需求将会是价格方向抉择的主要动力。
众所周知,由于糖价持续高位运行,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糖价的持续上涨,不仅为替代品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严重压制了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使巨大的消费潜力得不到释放,可以说高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消费扩张的最大阻力。不过,如果换一种思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消费量难以提升其背后还是事出有因,这是市场博弈的结果。至去年10月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必须控制过快上涨的物价,在这种情况下,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也被推向市场,如此声势浩大的动作无疑让市场产生了暂时的停顿,市场的观望情绪一下变得浓重起来,销量的下滑成为最直接的反映。而在国内外利多因素逐渐减弱的大背景下,如果消费者发现糖价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下跌,在被迫适应了高价格之后,市场中久已被压制的消费需求难免不会被重新释放出来,从而也有可能会在消费淡季之中造就市场再度转暖的景象。
从市场操作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进入消费淡季,表现为需求不振,信心不足,而现货价格却相对的稳定,只是现货价格的稳定也是建立在当前库存现状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这也造成了当前批发市场远期合同价格大大高于期货市场远期合同价格,期现价格扩大的现象。不过从库存绝对值的角度来分析,09/10榨季3月份以后国内工业库存量为673万吨,10/11榨季如果按照全国1060万吨产糖量计算,那么本榨季3月份以后国内工业库存量为716万吨,进行上述数据对比分析的目的是要说明,后期的库存现状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乐观。因此,基于当前库存量已经高于上榨季同期的现状,展望后市其结果很有可能是以换月后现货补跌的方式来实现期现价差的收敛,现货市场远期合同延续弱势调整的可能要大于续涨的可能。
上述市场有可能再度转暖的观点更多是立足于榨季整体的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将榨季后期的工业库存量孤立进行分析也不够科学,库存数据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却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本榨季市场的总供应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需求价格弹性的下降将导致消费需求减少,去库存化的速度减缓,一旦后期消费量持续增长的能力受到质疑,那么市场的乐观心态无疑也将进一步弱化。
GSMN声明: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