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笔拍卖猜想

收藏

  首批国储糖拍卖在即,在锤声敲响之前,随着相关消息浮出水面,业界各方猜想也愈发显得有理有据,拍卖价格看高看低者阵垒分明、各有依据,其实无论持何种看法,相信从维护糖市平稳和行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多认为拍卖价格低开高走是最佳方案,就此,我们不妨作如下猜想:
  一、自6月放出拍卖糖消息后销区商家多以消化库存为主,实力稍有不够的商家囤糖信心明显不足,销地库存分布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据消息透露,此次拍卖库点主要集中在当前库存相对薄弱的华北地区,但是华北并非食糖主销区,从全国范围看主销区应在华南与华东地区。15万多的投放量对于华北地区而言压力不可小看。
  二、倘若此次拍卖的食糖由华北地区向周边辐射销售,就不能不考虑物流成本。从5月份以来,汽运成本的增加使各主销地的辐射范围有所缩小,增加了食糖流通的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华北各销地的短途成本增加了20-50%不等,将这一成本计入远程采购中,价格应该不低。
  三、从中糖协在南宁召开的“食糖产销形势座谈会”中获悉,所拍卖的国储糖多是已过期的成品糖,按先进先出原则,首批拍卖的食糖质量即便不是最差,也不应是最好,糖的质量或多或少都存在些问题,参与拍卖的各方定会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为姑且猜想此次拍卖糖的价格不会过高。在与销地商家交流中得知,相当一部分商家表示拍卖糖的价格在2950元左右时慎重考虑接糖的风险,一旦超过3000元,愿意接糖的商家廖廖无几。由此可知,大家的预期价位在2950元以下。经销商认为,质量较差的国储糖要想获得销售,必须与产区质量好的新糖拉开较大的差价,合理差价应在50-70元左右,若考虑运输成本,差价还应加大。况且当前销区库存虽比前期有所减少,但缺糖之说毫无根据。在各方均有数量不等的库存、需求未能有效启动的时候,高价拍卖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部分对后市持谨慎态度的商家甚至认为应从长远看糖价,例如消费量的实际情况等等。当然,撇开种种分析,从主观愿望出发等着接些便宜糖的商家也大有人在。
  其实,从以往的经验看,拍卖糖价低开高走,对于维护食糖厂商利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旦糖价高开低走,将对食糖经销商的经营积极性造成打击,增大经营风险。最后,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等明日举锤定音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