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内期市各商品价格整体大幅下挫,食糖价格终于未能独善其身而出现大幅回调,出现了春节以来的最大跌幅,目前仍看不出有调整结束的迹象,市场悲观气氛蔓延,中期调整的论调也多了起来,但笔者更倾向于本轮调整为时间不超过一月的短期调整,其并不改变国内糖市中长期走牛的基本格局。下面我就以次此调整的诱因入手,对糖市后市走向作简单分析。
纵观本次调整产生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紧缩银根的必然结果,当然昨日国际糖价的大幅下跌也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其实今日国内糖价的下跌还有其内在的深层次因素。
以今年的供求关系为例,从今年国内的整体供求状况分析,据最近南宁、昆明两大主产区汇总的情况看,国内总体产量980万吨左右基本已成定局,参照去年国内的消费情况,考虑到消费的自然增长因素,供求存在100万吨以上的缺口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的共识,远期批发市场食糖价格的排列也基本反映了市场对这一基本形势的认识。但这仅仅是从总量上对后市食糖供求关系的一种预测,在目前实际的现货贸易中,我们不能强烈地感受到食糖在贸易中的紧缺,反而是产销区客户的惜售和产区仓库的暴棚之声不绝于耳,这也就决定了当前糖价的上涨是总量预期缺口型上涨,目前还处于巩固推动阶段,每一次上涨都必将伴随着现货的大量消化。这个阶段的价格变化一般都是以缓慢攀升快速调整为基本特征。今天的调整符合这样的特征。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影响后市国内糖价的几个因素。 首先谈谈国家这次宏观调控对糖市的影响。笔者以为这次调控有别于前两次。前两轮调整是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由于信贷监管缺失造成投资过度膨胀而引发全面通货膨胀的被动性全面调控,主要的运用手段也是以行政干预为主的急刹车型,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本次调控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国家对某些行业的主动性局部调控,而且调控还有很大的余地,调控手段更趋市场化。虽然短期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个人倒认为不失为未于绸缪的前瞻性举措。说到对糖市的影响,其影响也是间接的暂时的,国内供求缺口的矛盾不会因为这次调控的出台而发生任何改变。 因此影响后市糖价的因素就归结到放储和国际糖价两个方面。从最近南宁、昆明两次会议上传来的信息表明,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放储的态度是明确的,即在能够抵御进口糖冲击的前提下,考虑到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食糖行业的发展以及从长期看国内食糖供应的缺口预期,可以适当提高国家放储的底价,以提高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因此后市的关键还是看国际糖价的变化情况。 从最近两年国际糖价的运行轨迹分析,基金在国际糖市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最近基金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构筑多头头寸,纽约CSEC近远期合约糖价的排列也从去年的空头排列转为今年的多头排列,这一切都预示这基金对于后市的向好心态。从最近几次基金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寻常的大规模频繁操作观察,个人感觉国际糖市后市走出较大规模行情的可能性增大。虽然国际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但国际原糖6美分以下的支撑有目共睹,以目前国际糖价的水平,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排除随5月7日酒精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而走出大幅攀升行情。
纵上所述,笔者以为,虽然糖市近期出现调整走势,但整体牛市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随着调整的结束,消费旺季的到来,国内糖价必将跟随国际糖价再创新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注:欢迎读者对文章发表意见或建议,联系电话:(0772)2831153,传真:(0772)2817450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