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份广西榨季生产进度综述

收藏

     广西糖网1日讯    从 11月1日 南宁市率先拉开广西06/07榨季的生产序幕以来,截止到今日( 2月1日 ),广西进入榨季生产整整三个月,历时92天,目前已顺利完成了一半以上的榨季生产任务。截止到 1月31日 ,广西累计入榨原料蔗2854万吨,产糖352万吨,榨季整体的混合产糖率已经上升到12.33%。1月份全广西平均每天入榨原料蔗40.35万吨,日产糖5.23万吨,折合吨糖耗蔗量7.72吨,与上个榨季广西整体平均8.06吨的吨糖耗蔗量水平相比明显降低,已经进入高糖高产的正常生产阶段。

    

    从上图可以看出,12月份广西的制糖生产是逐渐趋于正常,每旬的原料蔗入榨量和食糖产量都是有节奏的稳步增长,到12月下旬单旬入榨原料蔗447万吨,食糖产量56万吨,均创造了本榨季自今为止的最高生产记录。而到了1月份,广西每旬的入榨原料蔗数量和食糖产量都非常的稳定,除了一月上旬略少一些以外,1月中旬和下旬的产量都基本相同,正是有了这种正常而稳定的生产状况,才使得1月份广西的食糖产量达到了162万吨,较上榨季同期的132.6万吨增加29.4万吨,较本榨季12月份的150万吨高产量又增加了12万吨,创造了广西历史上最高的月产糖量记录。

     目前广西各地可以说是维持着一种正常而有序的榨季生产,各地都在抓住这有利的生产时机满负荷的开机生产,随着榨季的逐渐深入和各糖厂生产制造工艺的成熟,各地的出糖率特别是一级糖的出糖率都在稳步提高,生产进程也在进一步的加快。截止到1月底,全广西制糖企业整体的混合产糖率已经上升到12.33%的水平,较12月底11.85%的混合产糖率提高了0.48个百分点。目前混合产糖率较高的地区是来宾、柳州、河池,混产率都已经上升到12.6%以上的水平,吨糖耗蔗量已经低于8吨;混产率较低的地区是钦州,由于受干旱天气的影响,钦州的甘蔗长势不是很理想,加大了制糖企业煮糖出糖的难度,目前该市的平均混产率只有11.7%左右,吨糖耗蔗量还在8.5吨以上的水平徘徊;混产率居中的是南宁、防城港和崇左等市,这些地区的混产率目前维持在12%---12.5%左右的水平。

     甘蔗长势方面,由于在榨季初广西的南部地区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秋旱天气,即使在11月份广西下了几场雨,各地的旱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12月份以后广西的降雨很少,使广西南部地区到现在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旱情,其中又以钦州、防城港的旱情最为严重,这两市糖业主管部门已经适时的调减了甘蔗的产量,由于干旱的影响,目前钦州蔗区的甘蔗糖分仅有13.7%左右。另一个重要的产糖市崇左的甘蔗生长也受到了干旱的影响,现在该市的甘蔗长势没有上榨季理想,甘蔗糖分只有14%左右,甘蔗植株较瘦和小,亩产量较上榨季减少0.5吨左右。相比起南部地区,位于广西中部及北部的来宾、柳州、河池三市的甘蔗长势明显好于其他地区,三市目前的甘蔗糖分都已经接近15%甚至高于15%,甘蔗长势好,蔗农砍蔗也积极有序,使制糖企业在本榨季断槽、吊榨的现象较上榨季明显减少,实现了高糖高产的目标。目前广西种植的大部分甘蔗品种都是台糖22号,这种甘蔗品种的糖分最高积累时期将会出现在2月份,最佳入榨时期也集中在2月份,这为制糖企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生产条件,也将有助于制糖企业在今后的生产中创造出更高的生产指标。

     1月下旬,广西的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偏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暂的霜冻天气,但由于夜间低温持续的时间较短,最低气温也不是太低,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霜冻对广西糖业生产还没有造成太大影响,据各地糖业主管部门介绍,目前尚未接到甘蔗出现大面积受灾的报告,后期是否会有变化需视近期霜冻的发展情况而定。

     相比起上个榨季,本榨季广西加大了对蔗区的管理,各地原料蔗收购也实行统一的收购价,使本榨季广西跨地区砍运原料蔗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抑制,目前各蔗区各企业都能够自觉的遵守相关规定,生产秩序良好,有序有价有量的产销形势更加有利于广西圆满的完成本榨季的各项生产目标。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