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广西糖协第十一次理事长扩大会上,参会代表对新交通法的实施将导致下榨季生产成本增加给予了极大关注。本网就此焦点展开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部分业内人士的意见及建议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新交通法颁布后,甘蔗短途运输的成本提高,对食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的影响随之加大。据有关数据统计,就生产环节的短途运输来看,从甘蔗田到糖厂的成本增加了2到3倍。新的榨季即将来临,对于制糖主要产区的广西来说,解决好甘蔗生产环节的运输问题至关重要。
笔者了解到,广西甘蔗各主要生产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三无车辆没有得到控制,甘蔗运输没有得到保障,榨季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对新交通法的施行工作过于粗糙……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走访了有关部门。一位负责人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蔗区未雨绸缪,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具体准备安排:
一、三无车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超载行为依然严重。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严格执行三无车辆不准上路的规定,控制超载行为,保障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当然,对于一些车况好的车辆(三无车辆除外),可以适当放宽条件,经交警部门按有关标准检验合格,可延长报废期。这也是考虑到榨季的实际情况需要。
二、榨季甘蔗运输频繁,但其正常运输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制糖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广西去年的产糖量占全国市场的58%,保证甘蔗生产环节的正常有序流通是很有必要的。各主要蔗区如果能开通“绿色通道”,对甘蔗的运输给予大力支持,对保证榨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目前市场上很多货车的功能、安全系数都不符合规定,榨季期间的运输事故时有发生。提高运费,对车况加大监管的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货车老板对货车更新换代,既扩充货车的运载量,又能保障运输安全。就提高运费而言,市场也是存在让利空间的。
该负责人还以崇左情况为例,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帐:崇左本榨季甘蔗的收购价在157-169元/吨左右,从蔗田到糖厂的收购价+运输费大概是195元/吨,这其中有26-32元/吨的运费,仅占收购成本的13-16%。适当提高运费,促进车辆更新,进一步扩大运力,是可行的。
四、对新交通法的施行应该有一个过渡期。任何法规的施行,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考虑。广西的地形基本上是“山岭连绵,山区广大”“平原狭小,丘陵错综”。各蔗区从蔗田到糖厂的路途并不好走,还是以崇左为例,从崇左到南宁的高速公路还没开通,崇左各县、镇、村的国道的路况也不太好,一些国道一次性通过两辆货车都成问题,这对于甘蔗有序运输无疑构成压力。而新交通法没颁布前,5吨的车装载12吨甘蔗,崇左需要的货车辆是4000多辆,如果完全按新法实施,需要增加的车辆是惊人的,需要9600多辆,实际的运力将严重不足。
据悉,崇左甘蔗新榨季估计将增产80-100万吨,这无疑会加重运输的困难。对于一些车况好的车辆、条件好的国道,建议适当放宽条件,以减轻运输压力。
新交通法颁布后对新榨季蔗区运输将造成一定影响,但只要各主要产区积极应对,重视问题并想好应对之策,一定能将影响减到最低程度。(采编:子琪 启闻)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