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盘看空论

收藏

 

    从2008年2月21日广西现货价冲上3920元大关的高峰至今,国内糖市经过了几轮的持续探底,目前已经进入到了2800元以下的窄幅震荡期。然而在库存压力大,市场做多信心不足的情形下,整体糖价仍有继续探底的可能。

    对于糖市的投资者而言,目前做多信心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还是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格局迟迟未见好转。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从07/08榨季以来,供大于求的声音一直伴随着糖价的下挫,往往是声音越大,下挫越快,目前的糖市,已经进入到了寒冬。

“因此,在这个需要思考、迎来变革的时期,我们要有一个高端的论坛来组织整个业界的精英来探讨这些攸关行业健康稳定大局的问题,这对于食糖产业来说正是一场及时雨。”广西糖网总经理吴卫南先生如此表示。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首届中国糖业经济30人论坛于9月26日在杭州西湖畔召开,在这个群雄纷争的年代,糖业群豪的“西湖论剑”又会演绎出一场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库存比增产更恐慌

回顾一下本次糖业论坛上各位与会代表的发言,应该有助于大家理解“库存比增产更恐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预计08/09榨季全国的食糖产量将会达到1500万吨左右,而本榨季估计将会出现150万吨左右的结转陈糖,下榨季供大于求的格局会继续存在”,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赵丽华处长在会议发言中这样谈到她对本榨季结转库存的理解。然而会议上与此持相同观点的还远不止她一人。

“预计本榨季国内市场的消费量为1312万吨,到十月底预计全国的结转糖量在100—150万吨左右。”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汉德先生如此表示。由于在榨季初期业界的预期过高,造成惜售的现象比较严重,人为的造成了销售和库存压力的后移,这是支撑刘汉德持严重供大于求观点的最主要原因。长期从事食糖市场行情研究的他在论坛上强调,至于后期的陈糖卖什么价,其实对于企业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尽快顺价销售、及早清库,以便新榨季开始后能够轻装上阵,才是当前各制糖企业的第一目标。

可以说这种预计榨季末将会出现巨大结转库存的“全盘看空论”观点如此集中的反映出来,在本榨季的糖市中还是头一次出现,从而这也彻底的颠覆了原先部分人认为的本榨季糖市有可能只是小幅供大于求的观点。在新旧榨季交替的敏感时期,笔者认为这将被看作是糖价仍将继续探底下跌的一个重要信号,只是不知道在面对这个巨大的库存数字即将变成事实,“狼”真的来了的时候,业界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呢?

 糖多了,市场如何进行调节?

糖多了,市场如何进行调节?如何消化?这是一个摆在大家面前最棘手、最根本的问题。

收储,可能有人马上会想到这一手段。确实,在本榨季国家曾多次出手相助,80万吨的国家收储量对于缓解阶段性的供求压力、有效的稳定价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市场调节,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榨季的供应量过大的缺口,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投资者过度看空糖市的担忧。除此之外,国家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国家收储的同时,还建议广西政府实施地方收储,本榨季110万吨的总储备量足以说明问题。但是在食糖行业进入寒冬,上百万吨的结转库存尚未消化,下榨季有可能又继续增产之时,调控部门的各种引导之举,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价格下跌的格局,行业各环节以及市场投资者对于国家继续增加收储的“救市”期望仍然较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储备糖的容量已经扩大到220万吨,但国家调控对价格的影响不能过度,不能越位,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不能全部依赖国家调控,能够市场自身校正的问题不需要时刻由国家调控的干预。”作为国家食糖储备中心的掌门人,华商储备管理中心总经理严伟华如是说。国家储备有其必要性,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不可能做到时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许在本次论坛上仍有与会代表不断的建议国家加大储备糖的容量,以便更好的为下榨季的新糖寻找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容身之地。但是考虑到部分成品的国储糖18个月轮库的问题、每年40万吨政治性古巴进口糖的问题、国储库容有限的问题,即使本次论坛上传出了到下榨季国储糖的容量将会增加到280万吨的说法,但是仔细一算可以发现,实际上留给08/09榨季可供国家收储的空间仍然有限,至少难以超过本榨季80万吨的规模。总想依赖国家增加收储来“救市”,这并不是长远之计。笔者认为,既然目前整个食糖行业还不至于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也不存在整体的系统性风险,那么有关调控部门就没有必要立即出手“救市”,市场的风险应该由市场通过自身的调节来解决,有关调控部门也有必要做出探索性的尝试。

也许糖业界人士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在本次论坛上,建议制糖企业调整生产结构转产原糖、建议各部门各企业加大对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研制工作、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糖精的限产限销、建议组织食糖出口等措施均被摆到会议桌上进行讨论,各位与会代表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分析和解决当前食糖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如果从长远来看,对于解决整个食糖行业陷入的困境,确实是一副灵丹妙药,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本榨季或者是今年较短的时间内如何能够有效的促进市场刚性采购需求的提升,这才是调节和解决糖多这一问题困扰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今年多次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在熊市运行格局当中,价格的长时间下跌已经严重的压制了作为“蓄水池”的中间流通环节的采购意愿,而囤糖积极性的降低也势必会影响到市场在正常情况下刚性需求的增加。这也是本次论坛上多数与会代表预测本榨季国内食糖的消费量只有1300多万吨,而剔除收储的数量之后甚至有可能还达不到1300万吨,整体消费量增幅减缓的最主要原因。市场购买意愿不足,中间流通环节两头受压,由此所引发的市场承受力的危机仍然还是当前糖市的最主要矛盾,它考验的不仅是市场销量和刚性采购需求能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的问题,而且也是榨季后期市场利益究竟是向制糖企业、中间流通环节、用户哪个环节倾斜的问题。而如果一旦中间流通环节及广大的用糖户仍然是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那么其心理承受力,实际购买能力依旧未见起色也就不难理解了。到头来整个市场仍将随着承受力,购买力的缺失而继续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

说到这里,我还是比较赞同刘汉德先生在本次论坛上提出的观点,后期卖什么价,对于制糖企业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顺价销售,尽快清库才是各企业的第一目标。长痛不如短痛,也许糖多了,市场能否完成自身调节、完成自救的关键节点也正在于此。

价格会跌到哪?

对于目前的糖价是否已经见底,多数与会代表的判断并不乐观。其中一种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承受巨大结转库存压力的市场,将会继续维持弱势探底的走势。

对于此,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汉德先生已经降低了其对新榨季价格的预期,他认为下榨季的价格运行的区间在2500--2600~3500--3600之间比较合理。而据笔者与会场一些参会代表的交谈中了解到,部分代表认为当前主产区2700多的价格还不是底部,估计价格将会在下跌到2600左右才会得到持稳,而一旦此价位难以守住,那么底部将会看得更低。

虽然在会议上有人发出了“今年的糖市是至2000年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这样的感慨,但是看空但又不做空的心理使得人们对当前的价格走势仍然感到困惑。巨大的库存就如同悬在糖市上空的达摩克斯神剑,使得新旧榨季交替这一关键阶段的市场行情仍然要坚持较为悲观的判断。继续的下跌必然会给本以脆弱的市场雪上加霜,但是考虑到新旧两个榨季前后压力的夹击,以及经济减速,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对食糖消费的抑制作用,在“全盘看空论”的心理影响下,糖市的冬天还远没有结束。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