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沧市着力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收藏

 原标题:秀美山河绿意浓 多彩边疆筑屏障——临沧市着力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充分释放自然生态资源禀赋——

  共创蓝天碧水净土

  临沧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大水系的地理分水线上,澜沧江和怒江从东、西两侧流过,有大小支流1047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62.9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日照数在200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在18℃左右。

  依托丰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禀赋,临沧市聚焦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短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秸秆露天禁烧和扬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油烟、工业污染源、柴油货车等综合治理,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督查督导,有效管控重污染天气发生。2021年至2023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分别为98.1%、98.9%、96.7%,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分别为28、24、26微克/立方米。

  强化水体综合治理——

  以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展河道采砂规范管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治理、污染水体脱劣攻坚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深入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2021年至2023年,11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均为100%,国控省控断面均无劣Ⅴ类水体;在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抓实土壤安全利用——

  深入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受污染耕地所沿水系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等“5项排查”。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推进农村污水治理。2021年至2023年,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2023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56.99%、较2021年提升14.84个百分点。

  完善两污治理设施——

  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实施临翔主城区8片区雨污分流,建设污水主管51.55公里,整治污水直排口350余个。 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统筹推进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处项目。2021年至2023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提升14.84、29.7、5.88、8.83、19.28个百分点。

  全面拓展边城开放前沿优势——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临沧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二类口岸、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陆上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

  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临沧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制定《临沧市碳达峰实施方案》,2021年至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66%,“十四五”节能工作中期评估全省排名第一。2021年以来,完成人工造林15.39万亩、城乡义务植树1872.72万株、种草改良3.7万亩、森林抚育14.5万亩。

  积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积极打造“风光水储一体化”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全市绿色电力总装机达1116.82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380亿千瓦时;建成水电站131座,装机规模832.91万千瓦,水电装机占全省的11.3%。

  延链补链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聚焦糖、茶、果、菜、牛、咖啡、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累计有效登记(认证)“三品一标”面积610.41万亩,其中认证绿色食品基地134.21万亩、产品156个,有机农产品基地176.6万亩、产品596个。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临沧坚果种植面积、产量世界第一,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一,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一,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二。

  坚决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临沧是滇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药物宝库”的缩影。全市共有林地面积2080.73万亩,森林覆盖率57.83%,森林蓄积1.19亿立方米;草原面积56.7604万亩;湿地面积3.13万亩。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1种。

  深入推进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临沧市着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开展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筑牢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保障。

  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加强——

  着力构建以西南生态屏障,澜沧江干热河谷带、南汀河干热河谷带,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临翔大雪山-云县大朝山片区、临翔-双江-耿马邦马雪山片区“一屏两带多核点”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格局,注重稳固生态基础、丰富生态内涵、增加生态容量,维护系统平衡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生态空间优化更加合理——

  制定实施临沧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五彩澜沧江”保护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886.3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5.02%。完成11条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87.17平方公里。建成城市森林公园13个,国家级森林乡村14个、省级森林乡村210个、市县森林村庄379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7个。

  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不断提升——

  建成国家级、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森林公园3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0.0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7%。开展了永德大雪山、沧源南滚河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亚洲象国家公园涉及临沧市面积76.46万亩并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持续建设美丽家园

  临沧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22%,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全国60%的佤族人民生活在这里,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内涵,临沧市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推进绿美事业建设,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有力推动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颁布实施《临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临沧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印发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工作方案、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若干措施、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指导性文件,建立污染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信用体系及考核制度。2021年以来,共办理建设项目环评455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5件,办结群众投诉问题1209件。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实施大气污染源监测解析研究及大气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开发等科技项目,重点排污企业废水、废气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全部建成投运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运行。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5件,办案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组织赔偿义务人累计投入1834万元。

  加快推进“绿美临沧”建设——

  制定出台《临沧市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积极探索出党委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三条路子”绿美临沧建设模式。谋划绿美项目3956个,累计新增绿化美化面积1188.41万平方米、新增植树量563.25万株,2022年临沧市绿美建设考核排名全省第二、2023年并列全省第一。累计建成省级绿美城市2个、绿美社区12个、绿美乡镇8个、绿美村庄30个、绿美河湖4个、绿美校园13个、绿美园区1个、绿美景区3个、绿美交通73条/个,凤庆县、沧源县、双江县、镇康县获评“云南省美丽县城”。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引导——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2021年来,共培训副科级及以上干部17923人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率达100%。在《临沧日报》、临沧广播电视台、临沧新闻网等市级媒体积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宣传,2021年至2023年,共刊发播出相关稿件3672条/次,新媒体点击量103万+。

  2022年、2023年,临沧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河壮丽、万物共生,临沧描绘了高阳之下、山水之间的绿美画卷,也将持续奋力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朝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

  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共同参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深入人心,选择低碳、绿色的发展和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共识。然而,环境保护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实践,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良好的生态是临沧最大优势、最亮底色。维护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守护好绿水青山,人人有责、人人可为。我们要深植生态文明理念,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践行者、监督者,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科普环境保护知识,不断壮大环境保护的力量。

  共同营造绿色新风尚。越来越多的人上班出行选择共享电动车,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购车选择新能源汽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成为一种潮流。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养成俭以养德的习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杜绝浪费现象;学会保护环境,守护家园。

  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好风景才有好前景,好山水能有好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给人们带来高质量的宜居体验,更能为一个地区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我们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坚决守护好临沧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参与。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环保理念长留心间,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