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临沧永德:高质量脱贫向党的生日献礼

收藏

  沐甜6日讯  “党啊党啊,亲爱的妈妈!您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永德县文化活动广场上千群众欢聚一堂,在铿锵有力感恩的旋律下,22个民族干部群众,大家载歌载舞,以永德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向党的99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将美好的声音传递到村村寨寨······

  “小时候爹妈喂,老来共产党养!”崇岗乡大落水村下伙房自然村五保户王小五夫妇热泪盈眶,都六十多岁了,膝下无儿女,并且体弱多病;房子靠当地政府兜底、生活来源主要靠五保资金。

  “国家政策这样好还挣不到钱,只能难怪自己不努力。”小勐统镇忙牛水村忙蚌自然村70岁的朱凤祥一边兴奋地说,一边用皮管给猪冲澡。

  说不完的感恩话,叙不尽的旧面貌,脱贫攻坚前。永德无论是大背景还是小环境都不容乐观,苦苦经营20多年的蔗糖支柱企业,因产业转型、企业资金链断,而停厂歇业,全县面临12万蔗农另找出路,2638名企业员工另谋职业。

  “糖厂停榨,我们种甘蔗的农户成了无头苍蝇,不知道要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苦到钱?”小勐统镇大丫口村大墩子自然村理事长李贵富一脸焦虑。

  各项基础设施滞后,农村住房安全隐患面大,村寨脏乱差,产业发展单一、产值低下等因素,深深制约着永德的发展。4年前,当地农村常住人口年均个人可支配收入不足5000元。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从住房到产业、从收入到教育医疗、从交通到水利、环境卫生等等,面对史无前例的巨大考题,永德将怎样干?结果又将是怎样?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核心抓干部队伍建设。永德大胆对干部队伍进行洗牌,将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之人摆在各级领导岗位,及时下派1701名懂农业农村、能吃苦耐劳的干部直接担任自然村长、副村长,搭建县、乡镇、村、组、户责任挂包体系,推出“三人小组”工作议事机制;破解“12345”脱贫密码、推广“六子”奋力脱贫攻坚。自然村长风里来、雨里去,舍小家、顾大家,成为每个自然村的当家人和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联络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最终达到群众的“贴心人、心上人”。

  咬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标,以民愿汗水为准绳,推介出“坚果为一县一业”主打品牌。依托县“扶贫产业园”为龙头,将56.85万亩澳洲坚果、24.19万亩茶园、108.94万亩核桃、5万亩芒果等整合国家项目扶贫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挂钩帮扶,逐步推进统一“规划种植、科学管理、加工销售”,下连乡镇、村加大“双社三绑”长效机制;鼓励林下发展种植、养殖模式,崇岗乡大红山坚咖鸡,乌木龙乡核桃魔芋、核桃藠头,班卡乡坚果红花,小勐统镇大路街核桃三七等一批立体式、叠加式产业拔地而起。有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扩大“天卫农业”辐射范围,挖掘传统农业、提升机械化种植管护;以永康小软米机械种植收割带动周边粮食生态生产,解决群众“家中有粮并赚钱”跨越。向周边市、县糖厂协商,以“租赁式”解决蔗农糖厂停榨带来的顾虑。通过社保部门、挂钩部门联系省内外商家,经过职业培训,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到5万人。同时,鼓励发展种植养殖大户,动员建档立卡户到扶贫车间或合作社就近就便务工。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党员冲锋上阵,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一线、带头发展产业。全县人民一条心、各民族团结拼搏、砥砺前行,采取“三抓”实现“三突破”,最终以“零漏评、零错退、零举报”获得高质量脱贫摘帽称号;全县38万人民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过上平安、幸福的好日子,在党99岁生日之际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