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6榨季广西产量第二次估产

收藏

2025/26榨季广西产量第二次估产

【调研时间】

2025年10月18日至23去年调研时间:2024年10月12日至17

  【调研地点】

  柳州蔗区:柳城县太平镇、马山乡;柳江区穿山镇;柳南区洛满镇

  来宾蔗区:兴宾区凤凰镇、桥巩镇;象州县石龙镇、武宣县黄茆镇

  南宁蔗区:青秀区伶俐镇、江南区苏圩镇、六景镇良圻、宾阳县廖平农场

  崇左蔗区:扶绥县芭盆乡、东门镇、驮卢镇,江州区罗白乡、渠旧镇、宁明县亭亮镇

  【调研方法】

  目前甘蔗已经进入工艺成熟期,长势基本成型,因此本阶段主要是以测量甘蔗单株重量以及测算单产为主,以确定新榨季的产量变化情况。另外当前处于甘蔗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通过测算甘蔗的田间锤度,还能了解对当前甘蔗的糖分积累情况和成熟度有大概的了解,便于对后期制糖生产进行初步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产量评估的准确性。

  本次调研仍然以各主产区实地调研以及测量为主,调研时在每块蔗地中随机测量10米长度距离内相邻4行范围内的有效茎数,并且测量相邻5行甘蔗的行距,以此估算出调研地块的每亩甘蔗有效茎,同时测量每块蔗地相邻10株甘蔗的高度以及蔗径数据,以估算出当前甘蔗的平均单茎重量和所测地块的亩产量。

  同时测量这10株甘蔗的其蔗径上部和底部的田间锤度,计算上下锤度比和平均锤度,以评估当前甘蔗生长的成熟度和糖分积累情况,从而得出当前甘蔗生长情况的评估。此外,再将几个榨季以来同时期同地块的甘蔗生长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当前榨季产量、糖分增加或减少的趋势,以数据为依托,为整体估产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奠定基础。

【生长时段】

工艺成熟期

调研报告

一、天气情况解析

五月第一次估产报告中提到:2025年广西天气呈现“前旱后涝、旱涝急转”的特征。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降水持续偏少,打破了64年以来同期降水的历史极值。导致宿根蔗发株困难,新植蔗播种进度延迟。总体看桂南旱情最严峻,而桂北虽前期受旱,但5月强降雨后旱情缓解更为明显。因极端天气的影响,广西2025年甘蔗最终产量将取决于后期的旱涝平衡与后续田间管理成效,存在极大的变数。

进入5-10月后是广西甘蔗从分蘖期、茎伸长期到工艺成熟期的关键生长阶段,整体看今年该时段天气适宜甘蔗生长,前期受旱情影响严重的甘蔗长势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7、9、10月出现的三场台风总体也是雨大风小,对局部区域造成了较大影响,大部份蔗区受到的影响较小。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5-6 月:气温适宜(22℃~32℃)、全区降雨比常年偏多四成有效的缓解了前期干旱,为甘蔗分蘖期提供充足水分和热量,促进根系扩展与分蘖萌发,奠定群体株数基础;此时段日照基本满足光合作用需求,助力幼苗健壮生长。

7-9 月:气温偏高(23.8℃~30.1℃)、日照充足(日均 6~8 小时),总雨量接近常年,但桂南偏多桂北偏少,总体契合甘蔗茎伸长期的生长需求,高温强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与运输,促进茎秆快速伸长、增粗,提升生物量;79月台风带来的降水补充土壤水分,但也造成部分蔗地渍涝,崇左和来宾等地蔗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8-9 月阶段性高温虽明显但未突破甘蔗耐受极限,生长进程。

10 月:气温回落至 17.8℃~25.5℃,月初台风带来降水,但连续两场台风也导致南宁、崇左特别是北海受到涝灾及倒伏、折断的影响。月中后期昼夜温差增大,配合偏多的日照时数,利于甘蔗糖分积累,推动工艺成熟;降水减少,特别是桂北大部降水偏少1-3成,局部出现轻微干旱,总体看天气偏向于有利糖分积累

二、调研数据解析

我们对定点的监测蔗地做了株高、蔗茎、有效茎、行距、锤度等实地数据测量,并根据公式计算单产等相关生产数据,同时也对比了10年以上的测量数据并进行分析。总体看今年五月的调研数据除有效茎外其它都很差,而去年十月测量的数据是在干旱发生前,在前期良好天气的影响下去年十月前的甘蔗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正常偏好,后期出现估产误差是无法预估后期长达半年的持续干旱。因此,我们依然重点与去年的数据作对比,以判断当前的甘蔗生长是否回归正常水平。

(一) 平均株高略低于去年同期

  历年十月份甘蔗平均株高

从五月的调研数据看,当时的株高是处于近15年的最低水平,前期受旱影响非常严重。但5月后良好的气候条件使甘蔗生长加速,从10月的数据看基本回到了近10年的中值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偏矮14.36厘米。主要是因为迟来的降雨使得甘蔗在前期长势慢,在5月份降雨后又进行补种,生长时间不够,拉低了平均值。

近几年几个市的平均株高对比

从各个市来看,南宁去年甘蔗株高就是四大地市中最差的,因此今年的株高同比仅仅减了5厘米左右,其次是崇左,去年同期和当前的甘蔗长得都不错,同比株高仅减少8厘米左右,柳州的株高也接近去年。株高最差的是来宾,今年雨水来得最晚,总体生长进度也略差,同比株高减少了27厘米左右。因此从株高看,四大地市恢复最好的是崇左和柳州。

  

从新植蔗与宿根蔗的数据看近几年新植与宿根的株高相差不大,特别是今年新植与宿根的主要拔节生长期都在5月后,株高差距只有5厘米。但总体看,新植比去年同期矮了20厘米,宿根比年同期矮了8厘米,宿根蔗由于已经扎根较深,在5月份降雨下能够陆续追回来,但是新植蔗种植下去就遇到干旱,导致今年不少新植蔗还需要补种,因此即使后期降雨较好,也赶不上去年同期的高度。

  亩有效茎持平微增

 

 历年十月份的有效茎

今年四大蔗区的平均亩有效茎为4190株,同比微增9株,这对于甘蔗生产来说是意外之喜。之前担心干旱导致蔗苗成茎率低,但甘蔗强悍的生命力使高位芽旱死后低位芽再次萌发成茎,另外农户在有雨水后补种也是苗数增加的原因,有效的拯救了今年的甘蔗单产。且在品种不断改良后,亩有效在4000以上基本成为常态。

  

  历年十月份的亩有效茎各个市对比

地市有效茎对比看,除南宁外,其它三个地市的亩有效茎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5月最重要的苗期,南宁的降水量是最少的,来宾次之,因此南宁的有效茎同比减少了270株,表现最好的是柳州,有效茎增加了220多株。历年来有效茎数量最好的是来宾,有效的抵消了株高偏矮对单产的不利影响。而崇左由于品种的原因,历年有效茎数都在四大地市中最少,但株高最佳,因此总体长势依然是在偏好的水平。

在大多数年景中,宿根有效茎的表现总是不如新植,但其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小,总体成茎的稳定性好于新植。在今年10月的测量数据中,新植蔗有效茎同比减少了250多株,而宿根增加了150多株,虽然总体看新植蔗的有效茎比宿根蔗多300来株,但比重更大的宿根蔗对稳定产量的贡献更大。

  单产基本持平 

  

历年十月份单产

从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的10月平均田间单产看,近两个榨季基本持平,不同之处在于去年受旱情影响甘蔗停止生长且水份流失导致单产比10月预估值大幅下降,而今年预计当前土壤湿润度依然能够让甘蔗在未来的1-2个月内继续生长,这也是我们预计整体单产能回到正常值甚至是略好些水平的重要判断依据。

从测量数据计算结果看,柳州的株高、有效茎、茎重等各项指标均表现中上,因此单产恢复情况最好,预计田间单产增加半吨左右。崇左单产基本持平微微增一点点,而来宾则下降最多,预计减少0.3吨左右。当然,后期的天气和开榨时间也会对最终单产造成持续的影响。

从干旱后复苏的情况看,宿根单产恢复的程度依然优于新植,由于宿根普遍要更高更粗,单产预计同比增加0.3-0.4吨,而新植蔗虽然长势不错,但在当下依然偏矮一些,预计单产下降半吨左右,两相抵消后平均单产预计基本持平或略增一些。

  田间锤度增幅明显

  

历年十月份的甘蔗田间锤度对比

从调研数据看,在各项生长指标中田间锤度的下降更为明显,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左右,降幅约9.3%,折成糖份就下降1.3%左右(不是产糖率),因此后期天气是否晴多雨少,温差是否足够对甘蔗糖份的积累极为重要。

 

从各地市调研情况看,当下柳州的锤度最高,其次是崇左、来宾、南宁。但其实从测量数据看,只有柳州的田间锤度是略高于去年同期,其它三个地市的田间锤度都降低了2个点以上,特别是南宁,降低了近三个点,后期南宁的产量能否回归正常值,无论是株高还锤度都很关键。

由于前期雨水丰沛,温差没有拉开,无论是新植蔗还是宿根蔗的锤度都出现了下降,而新植蔗的糖份一般情况下都会低于宿根蔗,生长的时间不足导致锤度下降更为明显,大概下降了2.3个百分点,宿根蔗的表现则略好一些,平均田间锤度下降了1.5个百分点左右,若后期温差拉大,日照充足预计锤度仍有提升的空间。

  【调研总结】

从调研情况看,广西10月份甘蔗总体长势恢复良好,平均株高略矮一些;有效茎除了南宁蔗区下降外,柳州、来宾、崇左株数略微增加;10月单产基本持平,锤度下降较多在面积增加的基础上,因此们当前总体评估2025/26榨季广西的甘蔗产量较为乐观但甘蔗含糖预计回归正常或略低的水平

调研过程中,各方依然反映今年的种植面积继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去年,对于增加的具体数据各方均有不同观点,估产将以种植面积各种统计渠道的最低值与最高值来做预估区间。

虽然我们对于田间单产的预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考虑到今年后期的天气将好于去年,虽然降雨量从11月起明显少于10月,总体南略多北偏少,但预计前期积累的水份依然能让甘蔗继续缓慢生长,特别是部分新植长势较慢、砍收偏晚的甘蔗。总体预计工业单产回到4.5吨/亩左右的正常水平,若后期天气配合,单产有可能再提高一些。

田间锤度偏低的问题可能一是由于10月份调研时雨水仍较多,且测量时温差在10度左右的天气刚刚出现从11月后的天气预报看,桂南温差8-12度、桂北温差10-16度的天气更为常见,且可能阴雨、晴天、多云等天气交替出现,总体利于糖份积累,预计田间锤度回归正常值的可能性较大,估产参考产糖率区间为12.1%-12.5%。

在调研中糖厂比较纠结的是开榨时间,对于当前的甘蔗来说推迟开榨肯定更有利于产量的恢复,但甘蔗增产也意味着生产时间延长,少部分糖厂倾向于正常时间或稍提前开榨,大部份糖厂更希望能略推迟开榨,具体开榨时间仍有待于糖厂在10月底对甘蔗长势的再次测量评估。

此外,预计今年广西整体的机收比例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部对机收的补帖政策。根据政策的相关规定,联合机收对于大部分糖厂更为有利,机收率达2%、5%或以上均有不同额度的补贴。对于不能开展联合机收的蔗地,提倡开展分步式机收,糖厂与蔗农也同样可以获得不同额度的补贴。

总体看,预计今年的工业单产在4.5-4.7吨左右,根据面积最低与最高值,预计入榨蔗量在5300-5650万吨,入榨量中值预计在5400-5500万吨左右,产糖量预计在670万吨上下30万吨。  

根据气象机构预测,预计广西2025/2026年秋冬季(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总降水量大部地区偏少1~3成,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冬连旱;平均气温桂西及沿海地区略偏低,其余地区略偏高,但冷暖起伏大,出现过程性强降温和极端低温的可能性大,桂北部分地区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如果后期天气变数大,对产量有超预期的影响(比如长期干旱或者长时间降雨等异常天气出现)沐甜科技将视情况在12月份对广西产糖量相应调整,敬请关注。

看图云调研

柳州蔗区洛满宿根蔗 70%倒伏 不过没折断

柳州蔗区洛满新植蔗 株高偏矮 不倒伏 但已剥叶

柳州太平蔗区宿根蔗 长势高 剥叶 护理好

柳州太平蔗区另外一块宿根蔗 又高又细 剥叶 轻微倒伏

柳州马山蔗区新植蔗 蔗径粗 没剥叶 倒伏

柳州马山蔗区宿根蔗 缺兜倒伏

柳州穿山蔗区新植蔗 分蘖多 长势尚可

柳州穿山蔗区宿根蔗长势不错 剥叶撒肥料 护理好

来宾凤凰蔗区倒伏的宿根蔗 长侧芽

来宾凤凰蔗区新植蔗 矮细密

来宾石龙蔗区宿根蔗 偏矮 不过有效径多 剥开叶子还有水

来宾石龙蔗区新植蔗 蔗农扶起倒伏的甘蔗 不过成熟度不够 糖分偏低

来宾黄茆蔗区宿根蔗 长势尚可

来宾黄茆蔗区新植蔗 出苗晚 株高偏矮

来宾桥巩蔗区宿根蔗 蔗径偏粗 单产正常 

来宾桥巩蔗区第二块宿根蔗 中度倒伏 不过剥叶了 

南宁廖平蔗区新植蔗 南宁两次台风都经过 倒伏情况比桂北严重一些

南宁廖平蔗区宿根蔗 倒伏之后长侧芽的话 锤度比其他大概低三个点

崇左亭亮蔗区坡上的新植蔗 矮细 长势不好

崇左亭亮蔗区宿根蔗 长得高 但倒伏

崇左渠旧蔗区宿根蔗 普遍倒伏 但不严重 长势尚可

崇左渠旧蔗区新植蔗 病虫害多 倒伏也多 不过 42号糖分不错

崇左罗白蔗区新植蔗 长得高 有些许倒伏 

崇左罗白蔗区宿根蔗 长得也不错 

崇左东门蔗区宿根蔗倒伏较为严重 长势不理想

崇左东门蔗区新植蔗长势尚可

崇左岜盆蔗区新植蔗 长势尚可 但倒伏较多

崇左岜盆蔗区宿根蔗 倒伏 缺兜严重

南宁苏圩蔗区宿根蔗 长势不好 护理差 长得矮

南宁苏圩蔗区新植蔗 部分缺兜 长势一般 糖分偏低

南宁伶俐蔗区宿根蔗 长得高 倒伏严重

南宁伶俐蔗区另一块宿根蔗 长势差 虫害多

南宁良圻蔗区宿根蔗 也是倒伏严重 南宁两次台风都经过

南宁良圻蔗区新植蔗 长势一般 倒伏一点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