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奇台县5万亩甜菜进入集中采收期,各乡镇趁着晴好天气开启采收作业,田野间机器轰鸣,一派丰收忙碌的喜人景象。
近日,碧流河镇塘坊门村种植户刘建萍的550亩甜菜地里,3台大型甜菜采收机正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打叶、采挖、清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一颗颗饱满硕大的甜菜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经甜菜捡拾机快速传送到运输车上。这些新鲜采收的甜菜,在田间完成分拣、装车后,将直接运往奇台县糖厂加工,实现“从地头到工厂”的无缝衔接。
刘建萍今年是第一年开始尝试种植甜菜,从育苗到管理全程都有专业指导:“糖厂专门提供甜菜管理技术,村委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调配灌溉用水,一点都不用操心。现在用机械采收,每天能收150亩左右,比人工快太多了,种地轻松还很有保障。”按照糖厂签订的0.562元/公斤保底价计算,她家甜菜每亩产量能达6吨,每亩毛收入约3000元,扣除各项开支后,每亩纯利润能有1000元左右,这样的收益让她十分满意。
塘坊门村党委副书记孟兆明表示,此前村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花等传统作物,从去年开始试种甜菜,因其产量和价格较为稳定,相比传统作物每亩能多增收500—600元。“下一步,塘坊门村将保障好种植户育苗水,为甜菜产量提供必要保障,让种植户们实实在在增收,让村民心里更亮堂。”
同样热闹的采收场景,也出现在吉布库镇。该镇依托山区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甜菜等特色种植,今年甜菜种植面积达3500亩。在天河村的甜菜地里,采收工作如火如荼。平坦地块采用大型机械采收,山坡地段则由人工进行采挖、切割与分装,形成“机械+人工”的高效协作模式。天河村村民史新兵指着眼前的450亩甜菜地说,这里原先种植玉米,因市场价格波动大,今年改种甜菜。近几年在山区种植的甜菜含糖量能达到18%,品质优良。按照糖厂的种植标准,每亩地种植9200株甜菜,即便按存活7000株、单株1公斤计算,每亩产量也能达7吨,效益远高于其他作物。更让他安心的是,糖厂从播种到采收全程跟踪服务,“每10天就来一次田间指导,我们第一年种,收成很乐观。”
近年来,奇台县将甜菜种植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在该模式下,糖厂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并提供从种植到采收的全程跟踪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种什么、卖给谁”的难题。吉布库镇农业干事赵娜表示,这一模式让农民种得安心,销路和价格都有保障。下一步,当地将引导农户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进一步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