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德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全州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凝聚奋进力量,激励全州各族人民踊跃投身到推动德宏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州委、州政府决定,授予小依等35人德宏州劳动模范称号,授予杨清等15人德宏州先进工作者称号。从今天起,“德宏发布”公众号将陆续发布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在德宏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位傣族汉子,22年如一日,将青春与汗水挥洒在绵延的蔗海之中。他,就是云南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轩岗糖厂的农务副厂长小依。自2003年踏入糖业系统以来,他从最基层的农务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勤学不辍,练就兴农“硬本领”
2002年,小依从德宏州农业学校热作专业毕业。他并未停止求知的脚步,于2009年取得了云南农业大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大专文凭。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加全国糖料高质量发展生产经验交流会、中国(昆明)甘蔗产业发展峰会、上海糖酒集团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汲取新知识、新理念,拓宽知识面和视野。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积累,他取得了助理农艺师职称,从一名青涩学子成长为甘蔗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
躬身力行,甘做蔗农“贴心人”
农业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一线。小依致力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类难题,常年穿梭于各个村寨和蔗区之间。无论是酷暑难耐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蔗农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2003年至2007年担任瑞丽糖厂农务员期间,他积极走村入户,动员农户种植甘蔗,宣传各项惠农扶持政策,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技术现场会,将科学的种植理念播撒到农户心中。
2008年至2012年担任德宏公司品种植保员期间,他专注于甘蔗病虫害防治和品种优化工作。他积极推广积极推广应用甘蔗螟虫、病虫草害、农药防治技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性诱剂为核心的甘蔗螟虫系统控制项目三等奖(第11完成人)。
2013年至2021年,在西双版纳、德宏英茂公司担任原料部副经理期间,他走遍各生产单元,深入组织开展甘蔗“四项技术”培训,不断优化甘蔗砍运调度方案,积极推进低产蔗田改造,并严格督促检查甘蔗种植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两次获得云南英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榨季优秀员工”称号。
勇挑重担,力促产业“新发展”
2021年6月,小依被任命为轩岗糖厂农务副厂长。此时的轩岗糖厂正面临严峻挑战:蔗区覆盖7个乡镇,制糖原料严重短缺,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面对困难,小依迎难而上,不知疲倦地走访每一个村寨,分析当地土壤、气候特点,了解蔗农的顾虑和需求。4年来,他亲自组织、主讲各类甘蔗生产技术现场会、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现场会超过100场,参与培训的蔗农达5000余人次。他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技术要点,还常常亲自下田操作示范。 他大力在全蔗区推广应用“四项技术”,狠抓低产田改造,全面落实推进以“提高单产、强壮宿根”为核心的提产增效工作。通过科学引导,逐步改变了蔗农的传统种植习惯,有效提升了甘蔗单产和种植效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轩岗糖厂连续3年超额完成甘蔗种植任务,入榨甘蔗量从24.44万吨提升至32.74万吨,甘蔗平均单产也从4.21吨增长到5.55吨。2022/2023榨季,糖厂实现了建厂以来产糖率首次突破13%的里程碑,2024/2025榨季更是达到13.11%。 针对轩岗蔗区海拔落差大、山地多、宜机化程度低、劳动力紧缺、种植成本高等难题,小依大力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山地旱地尝试并推广宜机化改造,预切式种植机种植面积在2024/2025榨季达到4300多亩,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树立了示范样板。同时,他积极引进和试验新技术、新农药,参与完成的“甘蔗刺吸式害虫高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广西科学进步三等奖(个人排名第27)。
心系乡亲,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小依精通傣语、景颇语,这为他与各族蔗农沟通交流提供了优势。在德宏州芒市“万企兴万村”行动中,轩岗糖厂与汉族、景颇族杂居的五岔路乡石板村结对共建。小依带领农务员深入村寨,用民族语言生动宣传甘蔗种植政策,精准指导种植管理技术,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热情。2024/2025榨季,石板村计划种植700亩,实际完成新植面积1230亩,预计2025/2026榨季甘蔗收获面积将达2578亩。甘蔗产业逐渐成为石板村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小依不仅关注生产,更注重情感的融合。他常组织糖厂员工到各村寨开展联谊活动、召开村企共建座谈会,发放甘蔗生产政策资料和普法宣传册,用实际行动拉近工农距离,增进民族团结。他还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为乡村振兴献策出力。 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真心实意为农户排忧解难。轩岗乡芹菜塘村有一户傣族蔗农,起初因技术不过关,几十亩甘蔗产量很低。小依了解情况后,多次带领技术员上门指导,亲自下地示范。在他的耐心帮助下,这户蔗农逐渐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并不断扩大规模,如今以种植甘蔗372.8亩,2025/2026榨季预计入榨甘蔗2600吨,毛收入120万元。 涓滴汇海,耕耘不息。小依以22年的奋斗,用“甜蜜汁水”滋润着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