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赋能,甘蔗从头甜到尾

收藏

原标题:科技赋能,甘蔗从头甜到尾

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蔗田里,农机轰鸣取代了传统劳作,农技人员的身影活跃于绿浪起伏之间。精准高效的科技服务正深刻改变着当地甘蔗种植的传统模式,将甘甜实实在在地浸润到蔗农心间。

科技服务队在一线——

良种良法到田间

耿马县聚焦甘蔗这一富民支柱产业,依托“专家团队+县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乡土人才”产业科技人才体系,组建甘蔗特色产业科技服务队。这支科技服务队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将“云蔗08-1609”“云蔗05-51”等高产高糖新品种送到农户手中,手把手传授科学的种管技术。从科学选种到机械化收获,形成覆盖全周期的技术服务体系。

在勐永镇河底岗社区,农技人员易湘艳裤腿上沾满泥土,正蹲在蔗田里为蔗农讲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使用要点:“盖膜时,两边搭口10厘米左右,细土压实,这样既能保证密封性,又能避免浪费。”围观的蔗农频频点头,“以前种植甘蔗全凭老经验,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学到了很多新技术。”听了专家的讲授,蔗农的信心更足了。

科技红利持续释放——

增产增收看得见

科技赋能让蔗农切实尝到了甜头。机械化作业的全面推广,实现了从耕作到收获全流程的成本优化,使农业生产效率获得质的飞跃。耿马镇华侨社区蔗农李明华算了一笔明细账:采用分步式机收后,每吨甘蔗砍收成本降低25元,不用再为找不到砍蔗工而发愁。蔗稍通过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综合利用,在解决禁烧问题的同时,还有了额外的收入。

科技红利在产量提升上体现得更为直观。四排山乡叶大姐家的甘蔗今年亩产突破7吨,糖分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今年试种的新品种甘蔗,长势好、产量高,收入比去年提高了很多。”叶大姐满脸喜悦地说,“这日子就像甘蔗一样节节高,一节更比一节甜。”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让蔗农真切感受到了“甜蜜产业”带来的丰厚回报。

科技支撑全链发展——

高质高效天地宽

在甘蔗产业发展中,科技的触角正由种植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耿马县通过积极引入蔗叶粉碎还田、蔗梢饲料化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探索蔗糖精深加工路径,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耿马县甘蔗产业围绕“一根甘蔗吃干用尽”“5+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糖、酒、纸、饲、肥、新材料”的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耿马县将科技服务作为支撑“甜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会,全面提升蔗农科技素质;糖企同步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并推行订单农业,确保良种良法有效实施。2024/2025榨季共开展甘蔗技术培训252场次,惠及1.1万余人次;推广“云蔗08-1609”“云蔗93-159”“云蔗05-51”等主推品种27.74万亩;开展智能无人机统防统治30.61万亩;配送有机无机新型肥料1.15万吨,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要让科技甜度渗透每个生产环节,浸润到每位蔗农心间。”耿马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甘蔗产业向高产、高糖、高效、绿色、智慧的方向转型升级。

春风拂面绿意浓。当科技融入土地,专家智慧化为丰收,“甜”不仅是味觉体验,更成为蔗农心中的幸福源泉。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