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蔗梯”盼来好“钱”景

收藏

  在勐海县勐满镇的甘蔗地里,分步式砍收机正轰鸣作业,成片的甘蔗通过机械化装运直送糖厂。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坡陡石多的荒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地。

  以前,由于地势陡峭,水土流失严重,一场大雨就能冲走大半年的心血,更别提机械化作业了。大型农机根本上不了坡,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守着贫瘠的土地发愁。 如今,错落有致的梯田不仅锁住了宝贵的土壤和雨水,更托起了村民们沉甸甸的希望。金黄的甘蔗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昔日的荒坡地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这一切的变化,要从党组织带领群众改天换地说起......

  近年来,勐满镇以党组织为引领,党员示范带动,企业帮扶助力,通过宜机化改造、惠农补贴发放等政策,让蔗农搭上增收“快车”。

  成本高曾是蔗农心头刺,过去人工砍收每吨成本150-180元,如今党员带头成立农机合作社,糖厂推动分步式砍收机普及,第三方服务队包揽装车、运输,成本骤降。南达老寨3名村干部集资购买砍收机、挖机等设备成立分步式机收站,为5个村小组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各小组节约用工成本43%。移动式砍收机穿梭田间,老年人在家也能轻松管理,再也不用愁请不到工了。

  南达新寨支部书记李老二从2020年响应政策至今,将150亩坡地改造成梯田,如今年产甘蔗600吨,年纯收入达15万元,机械化作业更让他省下5万元人工成本。“多亏党员带头改田,政策补贴到户,现在种甘蔗省力又赚钱!”老二感慨道。

  “以前坡地留不住水,种甘蔗全靠肩挑背扛,一算成本心里就打退堂鼓。坡地耕作难、投入大,许多农户宁愿撂荒也不敢冒险”南达老寨村民李芳云回忆道。 转机始于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惠农政策"组合拳"。国家层面提供粮种补助及机耕机收补贴,地方"宜计划"配套每亩200元的改田补助,同时全额免除宿根铲蔸和地膜费用并额外补贴50-100元。

  在金融支持方面,政策给予每人50%的无息贷款额度,实行"随用随借"的中耕费管理机制,更创新推出农资"先赊后扣"模式,覆盖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这套涵盖生产全环节、经营多维度的政策体系,为农户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李芳云的200亩梯田甘蔗长势喜人:“现在种地有补贴、贷款零利息,糖厂还包机械化收运,谁不种谁吃亏!”如今,像他这样的农户越来越多。

  2023-2024榨季勐满镇改种扩面补贴发放93.3万元,2024-2025榨季“宜计划”补贴发放105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改田8360亩,村民报名改田的名单排成了长龙。站在地头,拖拉机轰鸣声与村民的笑声交织,昔日的“撂荒地”正变成“争抢田”。 现如今,全镇2023-2024榨季甘蔗入榨7.2万吨,产值3240万元;2024-2025榨季新植甘蔗1.12万亩,超额完成目标,勐满镇更喜获县级“蔗糖生产先进集体”等7项荣誉。 行走在勐满的梯田上,昔日“望天田”已成“聚宝盆”,党员带头、政策护航、企业助力的共富故事,正随着甘蔗的甜香飘向更远……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