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库容去哪了?

收藏

    年底了,都在想着抢钱了,往年本该沉寂的12月,竟然成了多事之秋。且不说股指暴涨暴跌乱成一锅粥,白糖也在凑热闹,周三“无厘头”式的涨停后,把所谓“软B仓”推上的了一个高潮,虽然后面是二日收阴,但资金似乎更愿意我行我素。很难想象,基差200元竟然可以不去注册仓单,天上掉钱了也是不要的,是怕了还是懒了。如果说销区有点远也就罢了,但遍布产区的国产糖和进口加工糖的交割仓库,竟然也没有人去弄,这一点就真的很是蹊跷了。连庄子也禁不住要问:“元芳,你怎么看?”。基差200元,如果按照期货教科书的定义:期现的价格终归一致。那么,背后的逻辑应该就是要么期货价格跌下来,要么就是现货的价格涨上去,那一种的可能性会更强呢?就目前大环境而言,糖厂还没全面开榨,广东可能只有极个别的小厂开榨,离新糖全面供应市场还有段距离,压力还没浮现,这将会是现货价格的“紧箍咒”,如此,现货价格实在是难涨易掉,4550元只能坚持半天就是一个说明。那么,换句话来说,现货涨不上去就只能是期货价格要往下掉了,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实行期现接轨。如果是期现接不了轨,除了教科书要重写,交易所也会有点尴尬的,毕竟会给市场落了一个让人操纵的口实,三公原则就成了二公原则了。看着多方气势汹汹要B仓的架势,就是很奇怪,为什么前些年就不去弄一些软B仓了呢?今年的环境和往年有什么不同的?除了开榨晚点,但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新糖的,如果说是没有库容,那么库容都去那里了?给老糖堆满了?如果是真的,那么老糖的去处就突然清朗了。1-5价差已经成了贴水,1-9价差也差不多成了平水,就是这三年的熊市过程中,也是没有过的事情,看来是年底了,都在抢钱了!顶住的最终结果是:基差需要崩盘来实行回归。除了此,似乎别无他法。

     原糖价格往下调,而国内价格死顶着,未来对那一方更有利?虽然坊间传闻配额外进口控制在190万吨,但如果进口窗口打开了,恐怕不是一张纸可以控制得了的。国产糖受制于400元的甘蔗收购价格,恐怕有部份得用脚投票了,虽然理论上是保护了蔗农,但是收不到钱那也只能是桌面上的保护,看来政治上的调控,也是需要一种技巧的,不应蛮干。

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pua
温馨提醒
尊敬的用户,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建议您使用高版本浏览器来对网站进行查看。
一键下载放心安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