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12:44:35 本站原创 T大
纵观今年的食糖市场走势不免令人伤心难过,虽然有国家大规模收储、销售进度同比大幅增加等题材的有效提振,但是在内外糖价格始终维持巨大价差的大背景下,糖价依然节节走低,这种下跌虽然不及前两个榨季那样猛烈,但杀伤力却比之前更甚,三年来最低的糖价使得部分制糖厂已经步入亏损的境地,经销商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全行业的困境进一步显现出来。食糖市场的未来何去何从,全行业陷入深思,不能期待像前几年一样依靠价格的暴涨再集体疯狂一把,只有率先进行自我调整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之路。
如今,时间已经进入8月份,12/13榨季即将进入收官阶段,而糖市中历来有“七死八活九回头”的俗语,12/13榨季的行情将以何种形态画上句号,今年是否有机会出现翘尾行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重点分析未来一段时期的市场供求格局及运行趋势,希望能为投资者提前把脉行情提供帮助。
当前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1、从历史走势预测翘尾的概率
之前13个榨季8月1日—10月31日柳州现货价格变化情况
上图为历个榨季8月1日—10月31日的柳州现货价格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之前13个榨季当中有6个榨季的价格在此期间出现了上涨,上涨的概率为46.2%,这也意味着之前13个榨季出现翘尾行情的概率接近50%。另外从翘尾行情出现的时间来看,2005年、2006年和2009年、2010年出现翘尾行情,2007年、2008年和2011年、2012年价格出现下跌,翘尾和下跌的周期基本上是每隔两年变化一次,因此从历史走势的规律来看,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下跌之后,2013年出现翘尾行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7月底工业库存量与8—10月价格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另外再从历个榨季7月底的工业库存量与8—10月价格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如上图所示,之前11个榨季当中,当7月底全国的工业库存量低于200万吨的情况下,8—10月份价格出现上涨的概率为57.1%;当7月底工业库存量低于250万吨的情况下,8—10月份价格上涨的概率则高达62.5%。而据中糖协统计,截止今年7月底,全国已累计销糖1117.86万吨,工业库存只剩下188.98万吨,因此,从概率的角度分析,今年8—10月份价格出现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结论:该因素引发翘尾行情的可能性 70%
2、从当前价格所处位置判断翘尾的概率
柳州现货价格走势图
从柳州现货价格的历史走势来看,从2000年到2013年的13年间,柳州现货价格总共经历了三轮明显的下跌过程,分别是:1、从2001年4月的4400元(A点)下跌至2003年8月的2100元(B点),历时28个月,下跌幅度为2300元;2、从2006年2月的5300元(C点)下跌至2008年10月的2700元(D点),历时32个月,下跌幅度为2600元;3、从2011年8月的7700元(F点)下跌到目前的5300元左右,历时24个月,下跌幅度为2400元。
从本世纪糖市三次下跌行情的历史走势情况来看,自2011年8月开始的本轮下跌行情其最大跌幅已经接近之前两次的下跌幅度,但是下跌的时间还远不如之前两次下跌,这意味着除非后期再次出现极端利空的情况,否则当前价格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后期或许会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促进价格底部区域的形成,因此,12/13榨季末期甚至是13/14榨季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行情或许还是会以弱势震荡运行为主。
另外,当前糖价(G点)仍然处于CE连线(5300—5400元)的位置,C点和E点分别为2006年和2010年的两个阶段性高点,历史上的阻力线转换为支撑线,其支撑效果预计也会非常的明显。同时当前糖价还与历史上的几个阶段性价格低点连线的位置重合,在这两条重要趋势线的影响下,预计12/13榨季末期5300--5400元一线的支撑还会继续有效,如果下破支撑,12/13榨季最后的支撑位将会出现在5200元一线。
结论:该因素引发翘尾行情的可能性 40%
3、从当前行情运行阶段判断翘尾的概率
2009年10月—2013年8月文华财经软件郑州白糖期货指数日K线走势图
从上图2009年10月至今的郑州白糖期货日K线走势图来看,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郑糖期货走出了标准的双头顶形态,预示着从2009年开始的大牛市行情的终结。随后,行情开始步入下跌通道,而截止到目前的走势始终也没能摆脱下降通道的束缚。从技术理论分析,双头顶形态形成,之后下跌的空间至少是从头部到颈线的距离,即双头顶形成之后向下的空间理论上至少要达到5099点,而截止8月8日统计,郑糖指数的价格为4985点,价格早已经跌破理论上需要到达的下跌区间。另外从波浪理论分析,从2011年8月开始计算,目前的价格正处于第5浪下跌的过程,而历史上也存在下跌5浪终结的规律,因此从这两方面考虑,当前行情已经具备随时形成底部的条件。另外从日K线的走势情况来看,虽然2013年的价格始终没有摆脱下降通道上轨的压制,但在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价格基本上都是依托下降通道的上轨运行,这与去年下半年价格主要依托下轨运行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当前的行情处于一种相对的强势状态,在市场估值处于三年以来最低水平的情况下,价格风险的释放将逐步引导市场向积极方向转化,后期有望迎来操作性较强的反弹。
结论:该因素引发翘尾行情的可能性 60%
4、从市场关注度看翘尾的概率
2011年11月—2013年8月广西糖网市场关注度指数变化情况
广西糖网市场关注度指数是根据广西糖网食糖批发市场盘面每天的交易量和广西糖网网站每天的首页总访问量综合计算而成,作为业界知名和具有代表性的现货批发市场,广西糖网每天交易量的变化情况可以代表市场资金参与介入的程度,而广西糖网网站每天访问量的变化情况则可以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对食糖品种的关注程度。根据两者的变化,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不同时期市场关注度以及人气的变化情况。
从上图所反映的情况来看,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自12/13榨季以来,市场整体关注度呈同比明显下降的趋势。另外从各月份的情况来看,1-3月份的关注度持续下降,4-5月份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是进入6月份以后,市场关注度再次下降,到了7月份的平均关注度已经降至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这也是2012年3月份之后的最低水平。
市场关注度持续下降,除了受糖市历年来形成的“买涨不买跌”的习惯影响之外,也与近年以来其他商品品种交易日益活跃,各方市场资金逐步淡出糖市,白糖品种所受到的关注逐渐下降等因素有关,这对糖市的长远发展而言并是不好事。历史的经验表明,新一轮行情能否出现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有大量的增量资金的介入,且增量资金越多行情力度就越大。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是否处于低位,并不是新一轮行情能否出现的决定性因素,关键还是要看市场人气和关注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从去年的情况来看,去年8、9月份的市场关注度较之前几个月明显提升,虽然没得促成翘尾行情的出现,但却加快了当时价格探底的进程,为新一轮行情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倘若今年8、9月份市场交易继续低迷,关注度得不到提升,那么短期市场将很难具备形成大行情的条件。
结论:该因素引发翘尾行情的可能性 30%
5、从市场资金情况分析翘尾的概率
2012年1月—2013年8月郑州白糖期货净持仓与主力合约价格变化情况
从12/13榨季郑州白糖期货的持仓结构来看,进入12/13榨季以来郑糖期货延续了上榨季末的净空持仓结构,从去年11月—今年3月份净空持仓多数情况下维持在6—8万手的水平,今年4月—5月,郑糖的持仓结构曾经短暂的转变成净多持仓结构,不过多头资金的反击行动没能成功,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从6月份开始郑糖期货再度转为净空持仓结构,7月份净空持仓的数量则进一步增大。
从持仓结构和价格变化的关系分析,可以认为本榨季价格的下跌行情更是存量资金所为,存量资金推动行情的特征就是反弹高度有限,在场外资金进入不足的情况下,做多资金主动性减仓的迹象明显。另外今年新一届政府把稳定物价作为重要的任务,政府重视物价调控的效果,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资金面的相对匮乏也导致市场的走弱。另外,经过连续的下跌,目前市场做多的氛围已经大为涣散,低迷的市场成交表明场外资金入场的动力明显不足,而从供求格局分析,后期未知的进口糖数量以及在库的国储糖数量又使得多头对后市更多了一份戒备之心,在市场整体谨慎忧虑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从资金操作的角度出发,短期价格若想突破下降通道压制,上演大幅上涨行情的难度较大。
结论:该因素引发翘尾行情的可能性 35%
上文从历史走势的规律去分析今年出现翘尾行情的可能性,从整体上看,今年出现翘尾行情的概率超过50%,然而这只是参考因素之一,历史可能会重演,历史也有可能会翻开新的一页。后期价格的变化我们更多的还是要从供求关系、市场大环境、资金变化、投资心态等方面进行重点的分析。为此,下文将以3个问题为切入点,对12/13榨季最后阶段的糖市行情进行分析。
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问:国内糖市基本面是否真的好转了?
说到基本面,恐怕不得不先说说截止目前食糖销量以及食糖库存量方面的情况。
历个榨季截止7月底食糖销量以及食糖库存量对比情况
据中糖协统计,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销糖1117.86万吨,同比增加253.83万吨;累计销糖率85.54%,同比提高10.52个百分点;工业库存188.98万吨,同比减少98.74万吨;其中7月份单月销糖73.86万吨,同比减少40.94万吨。从这组数据分析,本榨季截止7月底的工业销量为历史第二高的销售水平,仅次于创造了历史最高产量的07/08榨季,而库存量同比大幅减少近百万吨,处于最近几个榨季以来的较低水平。
本榨季的销售进度明显增加,糖厂库存压力减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要归功于国家收储对库存的有效消化,11/12榨季截止7月底国家总共只收储了50万吨食糖,而12/13榨季国家已经收储了三批总共180万吨食糖,同比增加130万吨,剔除加工糖厂和一些贸易商参与交储的因素,国家收储对减少国内食糖库存的作用依然十分明显。第二个原因是本榨季以来糖价持续下跌,在国内产量增加以及价格下跌的压力下,国内制糖企业顺价销售的力度较之前几个榨季明显增强,促使整体产销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也有效降低了当前的库存压力。第三个原因则是本榨季食糖消费出现缓慢复苏的迹象,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库存量的下降。
历个榨季8—9月全国销糖量情况
另外,从历个榨季8—9月的工业销糖量情况来看,之前7个榨季8-9月全国的平均工业销糖量为165万吨,而本榨季截止7月底的工业库存量为188.98万吨,如果市场只靠剩余国产糖自身的供应,显然榨季末期的市场将会处于一种供应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往年同期以及本榨季前期的市场格局,基本面将由“供应宽松”向“供求相对平衡”转换,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大幅缓和,国内整体基本面将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支撑榨季末期国内糖市的一个最大利好因素。
不过,就工业库存数据的统计而言,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产销数据存在水分。而且就7月底的产销数据而言,广西糖协统计的销售数据竟然比中糖协的销售数据多出了30万吨,两个协会之间的数据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实在是惊呆了很多人以及他们的小伙伴。另外,12/13榨季又处在下跌市当中,相关部门通过有意识的调整产销数据,人为制造利好也在情理之中。更加不能忽略的是,12/13榨季还有国家收储的存在,收储量和销售量之间有多少被重复计算,这些都需要权衡考虑,对这个看似很美的库存数据还是不要太过于乐观的对待。
另外,当前基本面利多的因素还包括下榨季增产预期的不明朗。根据7月底对广西主要蔗区的调研结果显示,受到6,7月份降雨量偏少的影响,当前甘蔗平均株高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有效茎数量同比略多,当前预估的整体单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过据广西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今年以来,由于主汛期降雨量偏少,广西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和水库蓄水量较历年同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广西已有35个县(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据了解,截至7月,广西累计降雨量为932.1毫米,比历年同期少12.2%,除钦州、北海、防城港和梧州市外,其他各市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百色和河池市减少超过27%。气象部门预计,8月、9月,桂北、桂中大部降雨量偏少两成左右。广西全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1~1.0℃。预计8月、9月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为两到三个。10~12月总降雨量桂东南偏多两成左右,其余大部偏少两成左右。此外,预计8月、9月将会出现阶段性高温,广西全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1~1.0℃。部分地区出现秋旱甚至秋冬连旱的可能性大。如果后期旱情持续发展,对甘蔗长势势必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再加上今年广西各地甘蔗种植面积出现小幅减少的趋势,因此对13/14榨季广西增产的预期并不乐观。而下榨季产量预期的不明朗也将对中长期价格走势形成利好提振。
不过要断定基本面是否真的好转,后期的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如国际糖价是否会维持低位运行从而刺激更多的进口糖涌入国内,国内经济形势能否会出现好转,如资金市对行情还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下榨季是否会继续增产,库存压力减轻之后糖厂的销售心态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基本面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糖市利益衡量的尺度还是那句古谚“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因此基于风险与估值安全的考虑,我们认为,从整体上看,国内基本面存在逐渐向好的趋势,基本面的潜在利好将对价格形成有效提震,但在整体趋势没有完全明朗之前,糖市长期看多、做多的投资价值有限,对后市太盲目乐观也不可取。
二问:弱势运行的国际糖市还会对国内产生多大的影响?
巴西糖、泰国糖进口估算价与柳州现货价及进口糖利润空间对比情况
从4月下旬开始,国际糖价持续运行在18美分下方,并且连续创出三年以来的价格新低,受此影响,外糖与内糖的价差空间也被不断的拉大。从上图巴西糖、泰国糖进口估算价与柳州现货价的对比情况来看,当前巴西糖与泰国糖的进口估算价在4300—4400元左右,与5300元的柳州现货价之间的价差达到1000元左右,在6月中旬,两者之间价差最高曾经达到1200元。另外,从上图还可以看出,进入12/13榨季以来,柳州现货价格与巴西糖、泰国糖进口估算价的价差大多数时间内都维持在800—1200元之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内外糖价格出现如此之大的价差,为近几年来所罕见。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2013年国际糖价的低位运行直接拖累了国内糖价的不断走低,内外联动性的不断增强是影响当前国内糖市的一个最主要利空因素。
国内各月进口糖数量统计
内外糖巨大价差的存在,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进口糖数量的增加。如上图国内各月进口糖数量统计所示,2013年1—6月国内累计进口糖126.8万吨,虽然较去年同期144.4万吨的进口量减少了17.6万吨,不过这依然难以掩盖国内食糖进出口失衡的局面。从最近3个榨季进口糖到港的情况来看,之前3个榨季下半年进口糖的数量普遍占到全年进口糖总量的六成以上,而据相关机构预测,本榨季乃至13/14榨季,国际糖市仍然难以摆脱严重供大于求的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糖市预计会维持弱势运行,因此下半年国内大规模进口仍然还会成为常态,2013年中国的进口糖数量有望达到300万吨左右,如此巨大的进口需求无疑会对后期价格继续产生强大的压制。
三问:内优PK外患,谁的影响力更大?
根据上文的分析,从整体上看,12/13榨季末期的糖市将处于“内优外患”的格局当中。其中,“内优”全部来自内部,包括国内糖市自身基本面的不断改善、销售进度进度的不断加快,库存压力的减轻,下榨季增产预期的不乐观,国家“维稳”调控思路的延续,这些“内优”的因素对市场将形成不断向上的推动力。而“外患”则主要来自外部,来自国际糖价低位运行,内外价格维持巨大价差,进口糖数量不断增加的叠加效应,这些风险有可能会对价格形成继续的压制。
从上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内优PK外患,“外患”更多体现在对短期市场和价格的影响,低价进口糖对当前国内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且影响在持续,而“内优”的影响即有短期也有中长期,库存压力减轻属于短期利多,有利于价格的止跌企稳,而稳健的调控思路以及下榨季产量增幅有限则属于中长期利多的范畴,有利于价格走出底部区域。
从整体上看,虽然当前市场仍然没有摆脱弱势运行的格局,处于较为艰难的阶段,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当前糖市对进口糖冲击等负面因素已经有了较充分的反映,糖价下跌最猛烈的阶段已经过去,经过连续的下跌,下跌风险也得到了一定的消化。另外目前还处于局部风险加速释放的阶段,但也要看到,经过恐慌性下跌之后市场悲观情绪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价格继续大幅下行的空间已经较为有限,当“外患”的影响进一步减弱之后,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操作性较强的反弹行情。因此预计8—10月份的的价格虽然还难以摆脱区间震荡整理的格局,但价格走势较前期预计会有所走强,价格走势有可能会呈现出止跌反弹——小幅回落——再度尝试反弹的态势,价格重心逐步抬高,建议采取波段操作的策略。
2012/2013榨季末期市场焦点与预测
由前期两部分的分析,对于12/13榨季末期的行情预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外部因素的持续存在主要体现在对短期价格形成压制,而内部因素的好转则体现对中长期市场供需格局的改善,预计随着各因素作用的显现,12/13榨季末期的市场形势或会略好,市场存在小幅翘尾的可能性。
2、由于大量进口糖的存在,市场整体供应仍显宽松,基本面短期内难以摆脱偏空的状态,供需格局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后期进口糖的到港数量,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在整体趋势没有完全明朗之前,糖市长期看多、做多的投资价值有限,对后市太盲目乐观也不可取。
3、受当前各地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消费需求提升、秋旱两个因素有望成为后期市场炒作的重点,有利于提升市场关注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灾害天气的发生,只有出现明显减产才会对市场供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尤其是当前估产的时间尚早,还难以催生出大行情,只能视为短期炒作的诱因,谨慎追涨杀跌,不妨作为波段操作建仓的参考。
4、预计12/13榨季末期价格仍然会维持区间震荡震荡整理的格局,以主产区现货价格为例,下方两个支撑为5300元、5200元;上方两个阻力位5600元、5800元。预计价格的主要运行区间在5300—5600元之间,价格走势较前期预计会有所走强,价格走势有可能会呈现出止跌反弹——小幅回落——再度尝试反弹的态势,价格重心逐步抬高,建议采取波段操作的策略。
GSMN声明:此文章为特约撰稿人提供,本网登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业界资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未经广西糖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对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772--302399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