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淀粉糖的分类
淀粉糖种类按成分组成来分大致可分为液体葡萄糖、结晶葡萄糖(全糖)、麦芽糖浆(饴糖、高麦芽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麦芽低聚糖、果葡糖浆等。
1 、液体葡萄糖:是控制淀粉适度水解得到的以葡萄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低聚糖组成的混合糖浆,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属于还原性较强的糖,淀粉水解程度越大,葡萄糖等含量越高,还原性越强。淀粉糖工业上常用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简称DE值(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做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称葡萄糖值)来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液体葡萄糖按转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3大类。工业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中等转化糖浆,其DE,值为30%~50%,其中DE值为42%左右的又称为标准葡萄糖浆。高转化糖浆DE!值在50%~70%,低转化糖浆DE值30%以下。不同DE值的液体葡萄糖在性能方面有一定差异,因此不同用途可选择不同水解程度的淀粉糖。
2 、葡萄糖:是淀粉经酸或酶完全水解的产物,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所得葡萄糖产品的纯度也不同,一般可分为结晶葡萄糖和全糖两类,其中葡萄糖占干物质的95%~97%,其余为少量因水解不完全而剩下的低聚糖,将所得的糖化液用活性炭脱色,再流经离子交换树脂柱,除去无机物等杂质,便得到了无色、纯度高的精制糖化液。将此精制糖化液浓缩,在结晶罐冷却结晶,得含水α一葡萄糖结晶产品;在真空罐中于较高温度下结晶,得到无水β一葡萄糖结晶产品;在真空罐中结晶,得无水α一葡萄糖结晶产品。
3、 果葡糖浆:如果把精制的葡萄糖液流经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柱,使其中葡萄糖一部分发生异构化反应,转变成其异构体果糖,得到糖分组成主要为果糖和葡萄糖的糖浆,再经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精制,浓缩得到无色透明的果葡糖浆产品。这种产品的质量分数为71%,糖分组成为果糖42%(干基计),葡萄糖53 %,低聚糖5%,这是国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量生产的果葡糖浆产品,甜度等于蔗糖,但风味更好,被称为第一代果葡糖浆产品。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上研究成功用无机分子筛分离果糖和葡萄糖技术,将第一代产品用分子筛模拟移动床分离,得果糖含量达94%的糖液,再与适量的第一代产品混合,得果糖含量分别为55%和90 %两种产品。甜度高过蔗糖分别为蔗糖甜度的1.1倍和1.4倍,也被称为第二、第三代产品。第二代产品的质量分数为77%,果糖55%(干基计),葡萄糖40%,低聚糖5%。第三代产品的质量分数为80%,果糖90%(干基计),葡萄糖7%,低聚糖3%。
4 、麦芽糖浆: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或酸结合法水解制成的一种淀粉糖浆,和液体葡萄糖相比,麦芽糖浆中葡萄糖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而麦芽糖含量较高(一般在40%~90%),按制法和麦芽糖含量不同可分别称为饴糖、高麦芽糖浆、超高麦芽糖浆等,其糖分组成主要是麦芽糖、糊精和低聚糖。
二、各类型糖的甜度
三、投入产出比
四、替代边际公式
假设浓度77%果葡糖浆单价为P元/吨,P/0.851是跟白糖价格进行对比,如果该价格低于蔗糖价格,那么使用果葡糖浆就具有成本优势,假设白糖价格为P1,如果P/P1 0.851,那么使用F55果葡糖浆就具有成本优势,如果P/P1 0.851,那么使用白糖就具有成本优势。
五、淀粉糖使用行业。
F42主要用途现有蜜饯、糖浆夹心、罐头和部分低端饮料。F55主要用途基本涵盖F42使用行业,但最为主要的行业为饮料行业,饮料行业处于我国用糖的第一大行业,另外近年快速发展为F55快速提供了依据。
六、果葡糖浆产能分布
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淀粉糖发展较为缓慢,90年代以葡萄糖为主的淀粉糖得到快速发展,巨大利润刺激了资金涌入该行业,90年代中期果脯糖浆开始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仍较慢。主要是当时国内糖价较低,而葡萄糖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在当时条件下,葡萄糖作为日常滋补品使用,人们购买力增加,加快了葡萄糖发展,期间麦芽糖也得到较快发展,特别较高甜度的麦芽糖。
2004年前我国果脯糖浆(含结晶果糖)发展速度仍较慢,2004年国内食糖市场经历2003年南方大霜冻后,糖浆逐步抬升,而淀粉糖的主原料玉米价格仍处于低水平。2005年国内糖价上涨至3000元/吨,并延续上涨。玉米价格仍维持在1000-1100元/吨。另外技术发展,其他行业进入果脯糖浆行业门槛下降。促使了2005-2007年国内果脯糖价产能从2005年初的100万吨翻了一番,达到200万吨,产量也接近2000万吨。
2007年末至2009年中果脯糖浆行业盈利了低谷期,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而国内糖价的大幅下跌,果葡糖浆行业利润大幅缩水,新增果葡糖浆产能处于停滞期。
2009年初国内糖价持续上涨,年中上涨超过了4000元/吨,2009年年末至2010年初甚至超过5000元/吨,果葡糖浆需求及价格也得到大幅提升。果葡糖浆加工利润大幅增加,资金开始重新关注果葡糖浆行业,2010年末至2011年初果葡糖浆加工毛利润甚至达到500元/吨,极大刺激了资金涌入该行业。大量的新增产能开始建设投产,截止2012年,末全国果葡糖浆(含结晶果糖)产能较2009年初翻了一倍多,达到了450万吨产能,剔除结晶果糖产能仍达到440万吨。其中F55为主要产品,F42比例下降。主要因为F42基本处于饱和,部分F42产能转为F55,新增产能主要以F55为主。
各省果葡糖浆产能分布
不考虑前期市场发布的企业计划投资的果葡糖浆(含结晶果糖),但截止目前仍为进行实际的投资建设企业,2013年我国仍有50万吨左右的果葡糖浆新增产能,预计截止2013年末全国果葡糖浆产能达到500万吨,剔除结晶国糖产能在490万吨,其中F55产能在400万吨左右,F42产能不足100万吨。
其他情况:2012年国内F55产量在320万吨左右,F42产量在70万吨前后,整个2012年全国果葡糖浆产量为400万吨附近,预计2013年度有望达到450万吨。
七、淀粉糖和白糖交叉市场研究
淀粉糖和白糖互相替代使用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碳酸饮料、果汁、罐头等饮料行业,该部分行业市场替代容量最大,饮料代表以可口可乐为主,替代量可达到75%以上,其他如糕点、蜜饯等食品也有替代量,但整体而言,量很小。
饮料行业,白糖和果葡糖浆相互替代量最大,加工厂在选择使用哪种品种时主要根据成本来推动,两者相互替代不具有其他壁垒。
从碳酸饮料产量来看,2007年碳酸饮料产量为1066.5万吨,2008年1123.1万吨,2009年产量为1225.1万吨,2010年产量为1280万吨,2011年为1587万吨,2012年为1356.7万吨,2013年截至2月底产量为201.9万吨,预计2013年全年用来在1505万吨,产量的上涨跟GDP增速息息相关,2011年我国进入产能调整时期,因为消费增速跟不上产能变化,调结构时期必然遇到产需调整问题。
按照碳酸饮料甜味剂添加比例12%来看,2011年碳酸饮料甜味剂需求量为190.44万吨,2012年162.8万吨,2013年预计甜味剂用量为180.6万吨。
从果汁用量来看,2010年果汁产量为1696.3万吨,2011年为1907.2万吨,2012年为2164.6万吨,2013年截至2月末为331.2万吨,预计2013年全年为2424.3万吨。
按照果汁甜味剂用量8.5%来计算,2012年全年甜味剂用量为183.9万吨,2013年甜味剂用量为206.1万吨。
罐头产量和消费的季节性非常明显,每逢春节以及夏天,罐头消费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扬,而整体产量来看,年度之间也呈现上涨趋势。
2010年罐头产量为811.67万吨,2011年为974.51万吨,2012年为1005.6万吨,2013年截至2月末已经生产154.88万吨,预计2013年全年消费能达到1095万吨。
罐头用甜味剂量在5%左右,那么2012年罐头甜味剂用量在50.28万吨,2013年预计为54.75万吨。
对于整个白糖和淀粉糖替代的区域主要就集中在罐头,碳酸饮料和果汁等区域,该部分区域,交叉的甜味剂需求量2012年396.98万吨,2013年交叉市场甜味剂需求量在441.45万吨。而2013年度果葡糖浆的产能达到了450万吨,供给明显大于需求,果葡糖浆出现恶性竞争,利润下降是必然的事情。
而2013年度,正好也是国际糖价下跌,我国白糖供应达到历史高位的一年,虽然果葡糖浆相比白糖仍然具有替代优势,但是从口味等其他角度来看,替代正在逐步走向饱和,有限的市场容量并不能消化所有产能。推测到上游,玉米在深加工方面的增量也就十分有限了。
热线:4006-230057
信息:0772-3023699
商城:0772-3023997